首页

彩琳女神

时间:2025-05-25 15:10:12 作者: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乌兰察布! 浏览量:45090

  7月31日,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五星出东方》首次由新疆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全阵容演出,阿布都萨拉木·阿布都热西提等演员流畅沉稳地完成了表演,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五星出东方》是由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前方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创作的舞剧。今年3月初,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职团队结束在乌鲁木齐的巡演后,利用到和田地区巡演的时间,帮新玉歌舞团的演员排练了这部剧。如今,由新玉歌舞团出演的这部舞剧走向了更多观众。

  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新疆创作的优秀剧目不断涌现,一批精品文艺作品进疆巡演。豫剧、黄梅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在新疆上演,《十二木卡姆》《玛纳斯》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更广舞台,推动本地优秀文化“走出去”。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

  在阅读、交流中,中华文化浸润着各族群众心田。按照“书香哈密”整体规划,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实施“豫书房”哈密智慧阅读空间建设项目,哈密市新建、改建8座面积70至150平方米的智慧书房,在城市休闲广场、学校、社区、公园等地方,打造“15分钟阅读圈”。

  一座座书房,就是一个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在书房的活动区域,日常会开展亲子阅读、科普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读者还能以视频形式,与河南的共建智慧书房联合开展读书、讲座、书画交流和非遗交流活动。

  听红色故事、看红色展览……在红色文化感召下,吐鲁番市高昌区的居民阿衣古丽·托乎他西主动报名参加湖南省对口援疆历史陈列展志愿讲解员队伍;大学生库尔班·祖农毕业后回到家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中学生古丽再帕尔·阿地力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愿:向先烈们学习,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成为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

  文化润疆,重在融合。

  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的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内,游客既可以沉浸式体验和田地区艾德莱斯绸、桑皮纸、铜铁器、传统乐器等代表性非遗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又可以欣赏剪纸、泥人张等来自天津的非遗作品。

  文化润疆正不断放大文旅融合效应。

  为保护传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非遗,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深入挖掘该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完成克州江苏馆建设,投入1200万元建成克州非遗展陈馆、传习馆和体验馆,投入1340万元支持阿合奇县玛纳斯研究中心建设。

  今年8月下旬,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阿克苏地区成功举办。据了解,非遗展吸引383名非遗传承人和330项非遗项目,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打造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展示文化润疆成果。

  “希望援疆省市与新疆能够紧密相连,各民族亲如一家,共筑美好家园。”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骆娟说。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为纽带,援疆省市和受援地各族群众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本报记者 杨明方 李亚楠 李昌禹(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强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制砂不见砂,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的第二个没想到。生产负责人说,现在生产全部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原先翻砂、搬运、浇筑这样的“体力活儿”,也都由工业机器人在封闭环境内完成。

通讯:进入保供时刻的中国北方智能化煤矿

大厅墙壁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醒目异常。在这里,过去归属28个部门的108项行政审批事项被整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1-9月规模以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83.3亿元

降幅排在最后三位的是祈福生活服务、建业新生活、荣万家,分别同比下降9.88%、9.64%、9.08%。值得关注的是,规模排名靠前的世茂服务、融创服务,营收也出现下降。世茂服务营收82.03亿元,同比下降5.03%;融创服务营收70.09亿元,同比下降1.64%。此外,收入规模排在前20名的金科服务、合景悠活、远洋服务,营收也都出现下滑。

City Bike!解锁天津金街最新游玩方式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世界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1500名宾朋出席开幕式。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创历届新高,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亮相。

冬游西藏活动持续“升温”:藏装拍照、寄明信片成新风尚

其实,早在文旅部通知发布之前,一些剧种就已经有意识地复排自己的经典剧目。这些作品,有的是在战争年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剧目,如以戏中人物一腔正气的爱国精神提振民心的越剧《北地王》;有的是因为缺乏传人而搁置的骨子老戏,如唐派京剧《二子追舟》、尚派名剧《乾坤福寿镜》等;有的是产生于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中的“新经典”,如评剧《小女婿》、蒲剧《窦娥冤》、沪剧《罗汉钱》、眉户剧《梁秋燕》等;有的是在新时期以来斩获各种荣誉的作品,如越剧《舞台姐妹》、川剧《巴山秀才》、曲剧《少年天子》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